支部带协会 促进农户富——记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蔬菜协会党支部
支部带协会 促进农户富 ——记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蔬菜协会党支部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11月5日讯(通讯员马顺龙 刘文春)11月4日,伴随着7级大风,气温骤降,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正在采摘蔬菜的村民喜滋滋地说:“村里有了蔬菜协会和党支部,有效推动了村里的蔬菜产业。全村共种植500亩冬暖式大棚蔬菜,种菜收入500万元左右。多亏了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发展模式。” 2007年11月,大王府率先发展大棚蔬菜的81户菜农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愿组建大王府蔬菜专业协会。次年3月在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几年来,协会党支部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以支部领办协会、支部服务协会的工作方式,着力推动大棚蔬菜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呈现出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党组织增活力的可喜局面。 为了改变当地群众一麦一稻的传统种植观念,蔬菜协会党支部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为会员在技术、资金及市场等各个环节实行帮助。在技术上统一指导。协会党支部从省农科院等单位邀请专家教授,在协会、大棚里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60余次,受训人员3500人以上,并到田间地头现场为菜农解决技术难题,还把12名年轻有为的会员送到山东寿光、安徽和县、合肥等蔬菜基地参观学习,增长见识,提高种植水平。协会还制定了各种蔬菜生产制度,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积极推广蔬菜栽培新技术,选用新品种,减少病虫害,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蔬菜协会党支部把打造品牌,统一销售作为协会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协会在成立之初就申报了注册商标,2009年6月,“大王府”多种品牌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产品实现分级、分区销售,网络覆盖合肥、南京、蚌埠等7个市县,统一价格,严禁会员之间相互压价,形成价格优势。同时把不同会员生产的不同蔬菜品种组合起来,包装成礼品盒销售,不仅解决了蔬菜销路,而且大大提高蔬菜的附加值,每年协会销售礼品菜达3000盒以上,增加了对会员的吸引力。 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08年1月12日至27日,凤阳县遭受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雪。担心菜农防雪抗灾意识不够、经验不足,下雪第一天,蔬菜协会党支部就把全体菜农召集起来,传授蔬菜防冻保暖措施,并要求大家及时除雪,确保蔬菜大棚安全。在协会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600多座大棚顺利通过了1月13号和18号两场暴雪的考验。2009年6月5日晚6时,凤阳县遭遇强对流天气,大王府村81户菜农遭受巨大损失,583座钢管大棚严重损坏,620块大棚薄膜被撕毁。三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不行!蔬菜协会党支部面对风灾毫不怠慢,立即行动起来,统计灾情,向上级汇报;组织村民生产自救。在党支部的努力下,在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受损的大棚全部恢复,菜农种菜的信心丝毫未减。两次灾害,让蔬菜协会及党支部经受了两次磨练与考验。蔬菜协会党支部自此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坚强堡垒”。 目前,大王府村蔬菜协会党支部有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协会党支部通过龙头带动、市场牵动、服务推动,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努力推动协会发展壮大的同时,拓宽了农民致富之路,蔬菜协会已成功推广蔬菜新品种50余种、蔬菜栽培新技术20项,选育优质西瓜新品种1个并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截至目前,全村已发展大棚蔬菜会员231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蔬菜年产值达400万元,亩均年纯收入在10000元以上,户均种菜收入3万元以上,一个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产的蔬菜基地正在形成。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被授予“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大棚蔬菜已成为大王府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