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网

欢迎访问特色农业网

特色农业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合浦县农业病虫情报第六期

时间:2024-04-1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加强当前豇豆害虫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一、发生实况

  近期,随着气温上升,豇豆蓟马、粉虱、斑潜蝇、斜纹(甜菜)夜蛾等害虫发生为害加重,且下阶段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必须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开展防控。

  蓟马:虫口密度一般为275头/百芽,重的达765头/百芽。

  粉虱:虫口密度一般为61头/百叶,重的达320头/百叶。

  斑潜蝇:田间潜叶虫道株害率一般为6.4%,重的达20.3%。

  斜纹(甜菜)夜蛾:田间有虫株率一般为3.5%,重的达9.4%。

  

  

  

  二、防治意见

  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防虫网+”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1.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水分管理,排涝控水;豇豆生长中后期,及时梳除植株下部老叶,改善豇豆通风透光条件。

  2.理化诱控。在田间设置可降解黄板诱杀斑潜蝇、烟粉虱、蚜虫等害虫;悬挂40-60目的防虫网隔绝蓟马等小型害虫;挂置信息素蓝板诱杀蓟马等害虫,每亩挂置20-30片。

  3、科学用药。应用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苦参碱、苦皮藤素、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合理交替轮换使用高效、低风险化学药剂,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

  防治蓟马施药的时间以花瓣张开且蓟马较为活跃的上午9点以前为宜,注意周边的杂草、地面,植株的上、下部以及叶片的正、反面都要施药。防治豇豆害虫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严格遵守采收期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药液要充足,喷施要均匀。

  豇豆害虫及登记农药

  

  主要病虫害

  登记农药

  安全间隔期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主要病虫害

  登记农药

  安全间隔期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蓟马

  噻虫嗪

  3天

  1次


  斑潜蝇

  乙基多杀菌素

  3天

  2次

  吡虫啉·虫螨腈

  5天

  1次


  溴氰虫酰胺

  3天

  3次

  啶虫脒

  3天

  1次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7天

  1次


  金龟子绿僵菌

  ——

  ——

  多杀霉素

  3天

  1次


  斜纹夜蛾

  苦皮藤素

  10天

  2次

  虫螨·噻虫嗪

  5天

  1次


  粉虱

  金龟子绿僵菌

  ——

  ——

  溴氰虫酰胺

  3天

  3次


  螺虫·噻虫啉

  3天

  2次

  虫螨腈·唑虫酰胺

  7天

  1次


  溴氰虫酰胺

  3天

  3次

  甲维·氟虫酰

  7天

  1次


  虫螨腈·唑虫酰胺

  7天

  1次

  多杀素·甲维

  3天

  1次






  多杀·甲维盐

  7天

  1次






  螺虫·噻虫啉

  3天

  2次






  氟啶·噻虫嗪

  5天

  1次






  苦参碱

  ——

  ——





  金龟子绿僵菌

  ——

  ——






   

  注意:杜绝出现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及常规农药严重超标等问题,确保豇豆质量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h/t183009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