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网

欢迎访问特色农业网

特色农业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农作物病虫情报2024年第七期:做好早稻秧苗移栽前“送嫁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时间:2024-04-1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在预防,抓好秧苗送嫁药和大田初期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目前,我县早稻即将进入移栽期。为全面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达到“治秧田、保大田”,“防虫治病”目的。现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在同一区域内栽插期尽量统一,减少插花田。以集中连片栽插为宜,搞好健身栽培,做到浅水勤灌,及时晒田、实行配方施肥。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稻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2.秧苗移栽前3-5天打好“送嫁药”,可施用选用速效、长效性药剂,如烯啶虫胺、醚菊酯、噻虫嗪、呋虫胺、噻嗪酮等。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防治稻飞虱的同时,加入防病毒药剂如宁南霉素、毒氟磷等。统一防治病虫害,联片防治,减少传毒媒介。

  3.秧田发现少量疑似病株,要坚决剔除。在水稻栽后20天内,当大田已经有明显发病株,对病丛率3-1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并就地入泥掩埋,然后从健丛中掰分1/2分蘖或将储备秧苗移栽在拔除病株留下的空穴中。并立即用杀病毒药剂如吗啉呱酮类、菇类蛋白、宁南霉素、毒氟磷等,叶面肥如爱多收、芸薹素内酯、腐殖酸肥等,大田防治稻飞虱的杀虫剂如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毒死蜱、噻嗪酮等。以上配方任选一种,三合一混喷施1-2次。适当加施速效肥,加强水肥管理,控制病害流行,促使水稻秧苗恢复。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cz/t182526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