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网

欢迎访问特色农业网

特色农业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简报2023年第15期

时间:2024-04-17 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泰州市开展“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和执法工作交叉互查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防线,紧盯检审目标,强化执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在全市组织开展“推磨式”农机安全生产和执法工作交叉互查。此次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由市局农机化处、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牵头,各市(区)农机安全监管和执法机构派员参加。

  检查组共抽查农机服务组织21家,农机田间作业现场10处,检查机具96台(套),发现农机生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35处,现场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检查结束后,市农业农村局通报检查情况,要求各市(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整改闭环,并及时报送整改情况。

  检查组就各地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摸排自查情况,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和农机网格员深入一线情况,镇村两级排查登记信息、收存机具照片、基础台账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检查组根据台账资料,到农户家实地查看并了解部分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的真实情况,向农户宣传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的安全隐患,要求镇村两级必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坚决封存此类机具。

  检查组就下一阶段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全市农机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压紧压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要以安全生产成绩每天“归零”心态,振奋精神,切实抓好“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要加大检查力度,对农机服务组织用油、用电、用气以及农机户用机安全生产情况,特别是烘干机进粮仓密闭空间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全面排查,从根本上堵住漏洞、消除隐患;三是要围绕“全机具、全人员、全天候、全覆盖”“四全”监管要求,强化行政执法,加大对“两无一未”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使泰州市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得到系统治理,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全力预防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昆山市道路运输拖拉机实现“清零”

  

  为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昆山市于今年2月启动道路运输拖拉机“清零”攻坚行动,以高质量、快节奏、硬举措实现道路运输拖拉机“清零”。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将道路运输拖拉机淘汰清零工作作为该市“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和“平安昆山”建设的重要举措,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公安交警、交通、应急等部门合力谋划,统一部署,出台《昆山市道路运输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昆农安专办〔2023〕4号),成立“道路运输拖拉机淘汰清零”专班,全面开展底数摸排、精准告知、隐患治理、路查路检等工作。按照“运输型拖拉机不漏一辆、隐患不漏一个”的原则,开展两轮摸底工作,摸清底数,建立“清零”底册,为“清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法治宣传,营造氛围。开展行动以来,昆山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机安全生产培训班10期,免费培训615人次,开展农机安全集中警示活动3次,“清零”整治约谈1次,悬挂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与机主面对面签订道路运输拖拉机禁行告知书66份。以精准宣传、普法教育、耐心说服、执法震慑等方式,引导各主体严禁雇佣道路运输拖拉机,鼓励车主换岗再就业,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浓厚的治理氛围,让“清零”治理工作深入人心。

  推进部门合作,集聚力量。畅通市、镇(街)、村、社四级工作渠道,聚合农业农村、公安交警、交通运输、住建等多部门力量。市治超办将道路运输拖拉机超限超载列入严管严控车辆范围。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公安局定期开展道路运输拖拉机专项路面联合执法行动。市交警大队将道路运输拖拉机纳入日常管控范围,采取定期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方式开展管控,每天结合夜查等各类查缉勤务深入排查道路运输拖拉机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使用伪造变造号牌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期间共处罚相关交通违法行为10余起。在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下,全市道路运输拖拉机淘汰清零工作有序开展。以本市籍、外市籍、外省籍“清零”一体推进、区域与行业“清零”全面覆盖为导向,采取“限期淘汰+道路禁行+行业停用”与报废补偿的“3+1”措施,堵疏结合,多向发力。全市排查存量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66台,拆解报废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56台,发放报废补贴22.4万元。剩余车辆车主均签订了停驶承诺书、拆除了拖拉机运行部件,拖拉机均处于不上路待报废状态,实现了道路运输拖拉机的路上“清零”。

  依托镇村网格,温情治理。各区镇农村工作局发扬“铁脚板”的韧劲,充分发挥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农机安全协管员、农机网格员作用,进村入户,“一对一”紧盯不放,逐台上门走访,跟踪宣传引导,劝导车主递交报废申请主动报废。面对个别“硬骨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利用上门宣传时机主家人在场的契机,劝导机主在担起个人安全责任的基础上更要担负家庭责任,尽早停驶报废道路运输拖拉机。农机安全网格员巡回在全市农村道路,对外地变型拖拉机进行巡查劝导,告知禁行政策、整治行动和违法行为处罚情况,劝导其早日离昆。发现本地籍道路运输拖拉机行驶线索第一时间报告辖区交警中队及时出警处置。区镇监理员深入到报废回收企业,现场提供拖拉机报废查验、机具注销和报废补贴等一站式服务,为机主提供便利,对无法正常行驶的拖拉机,联系专用拖车免费送达报废点。细致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机主的理解和配合,打赢了这场有温度的道路运输拖拉机“清零”攻坚战。

  

  

  睢宁县深入开展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

  

  睢宁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7号文件精神,组织召开全县农机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广泛动员各镇(街道)农机网格长、网格员开展农机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摸底工作。

  突出面向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以农村(农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农机免费送检下乡”“农机安全生产活动月”等活动为载体,创新农机安全生产“五进”,陆续开展镇级“农机安全生产大课堂”18场,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课堂”2场,到村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课堂”2场。通过观看农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现场普法、举案说理、互动交流、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材料、签署农机安全生产信用承诺书等方式,让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在群众心里扎根。2023年共免费发放拖拉机操作规程、农机安全生产告知书、警示贴、致跨区作业农机手的一封信、宣传条幅等近14000张(条),现场签署农机安全生产信用承诺书1800余份,拖拉机驾驶人员累计受益2500余人次。通过各镇(街道)、村(社区)、农机经销服务企业用户微信群等方式,积极动员广大农机手登录“农机安全普法云平台”,观看学习相关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扩大“田野蒲公英”受众范围。各镇(街道)将农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纪录片播放到各村(社区),全县累计播放村级场次422场次。

  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结合春耕、“三夏”“三秋”农忙时节、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在乡村重点道路设置检查卡点,严格落实拖拉机运输机组禁行限行措施,严查拖拉机运输机组超载超速、违法载人、涉牌涉证、拼装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公安、农机等多方联动执法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合,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制定《全县农村道路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今年以来,县局农业执法大队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18次,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执法人员64人次,依法查处驾驶(操作)拼装农业机械案4起、罚款1200元、没收拖车斗4000元,并对所查处的案件在政府网站予以公示。重点排查睢城街道八里钢铁市场周边地区上道路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外挂变拖,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经多方摸排,掌握无牌无证上道路拖拉机组6台,现已全部报废处置完毕。县电视台全程跟拍联合执法一次,制作专题视频节目一期。

  持续开展农机安全信用惩戒。以2023年上半年省委农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专项巡视为契机,制定《全县农机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布专项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对于不按照农机全生产规定要求整改的拖拉机运输机组所有人,严格按照《关于印发睢宁县农机安全生产“灰黑名单”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将其列入“灰黑名单”管理。“灰名单”管理期为3个月,在管理期内暂停发放农机相关补贴、跨区作业证和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的资格。列入“黑名单”的主体和个人作为农机安全生产重点监管检查对象,建立常态化暗查暗访机制,不定期开展抽查。目前已公布第一批农机安全生产“灰名单”237人,“三秋”工作结束后,将再公布一批次农机安全生产“灰黑名单”。

  

  

  落实责任抓监管 多方协作护安全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强化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履行好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落实好入户排查、严格检验、严格执法等举措,全面深入开展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工作,促进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持续稳定向好。

  提高认识,传导压力。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坚持“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的要求,靠前谋划部署、定期调度推动、及时总结宣传。认真落实拖拉机运输机组监管责任,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机手等开展“沙湖经验”学习宣教活动,全面筑牢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压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加强监管,提升“三率”。通过探索推进农机年检第三方服务试点,结合拖拉机运输机组催检和集中检审,确保全区在册588台拖拉机运输机组“应检尽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做好连续3年以上未参加年检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公告注销工作,引导未到注销年限的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做好报废工作,从源头上压减拖拉机运输机组数量。

  全面摸排,宣传引导。依托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发动农机安全协管员、网格员开展以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为主的农机安全隐患入户摸排。摸清底数,全面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各镇(街道)农机监理员主动上门并利用“田野蒲公英”“库棚课堂”“送安全教育培训下乡”等宣教普法机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用户开展宣教,引导其主动办理相关报废注销。

  联合执法,压减隐患。针对本地区拖拉机运输机组上路行驶规律,区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机中队联合区交管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铁牛卫士”执法检查活动。紧盯辖区通往农田、农贸市场等主要路段,严厉打击拖拉机运输机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保障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维修点等监管对象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执法检查,及时排查化解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安全问题隐患。

  

  

  仪征市积极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仪征市突出抓好源头治理、隐患排查、监管执法,积极与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构建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开展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按照省厅通知要求,9月初启动拖拉机运输机组全面摸排工作。对农村环境整治大量使用拖拉机运输机组情况,会同局有关科室提出未经检验不得上道路行驶、超70周岁驾驶人员不得聘用、不得载人等三个“不得”要求。对农忙时节集中使用时段,要求协管员、网格员加大巡查力度,对于拖拉机载人运输情况及时劝阻,发现拖拉机运输机组未经检验及时上报。与市公安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每年4-6月,9-11月为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集中整治月,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次,出动执法人员22人次。

  全面推进网格化监管。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与有关科室、各镇园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通过警示提醒、定期通报、督导检查、年终考核等手段,压紧压实责任。深入推进农机网格化建设,加快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充分利用网格化监管平台,加大安全事项排查处置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置农机安全隐患。切实将网格化监管落细落实,实行网格员差别化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人员发放奖励补助,努力营造市镇村联动,监理员、协管员、网格员共管良好局面。今年以来,通过基层网格监管报送农机安全信息197条,其中“两无一未”处置信息34条,县级处置信息7条,违规载人信息6条。通过外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对网格员进行农机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学习及业务能力综合培训,提升网格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已开展培训3期,培训200人次。

  强化安全执法检查。主动邀请安监、消防等部门领导,聘请第三方专家,成立督查组,组织开展农机服务组织全覆盖专项督导检查。今年以来通过督查,发现安全隐患,当场整改11条,交乡镇督促限期整改3条,全部形成闭环整治。聚焦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下沉执法重心,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开展农机执法“拂晓行动”32次,办理农机处罚案件38起,罚款2450元。在刘集镇开展执法培训及农机事故应急演练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机手更直观的了解事故处理流程。

  

  

  丹阳市“三线”结合保障秋季农机安全生产

  

  丹阳市牢牢把握农机安全主线,与相关监管部门主动配合,密切协作,规范农机许可,强化隐患治理,严格执法检查,努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认真摸排,绷紧安全隐患的高压线。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市级分类建立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运输机组清册台账,各镇(区、街道)建立域内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台账,行政村和村内农机服务组织也分别建立本村(单位)农机安全管理台账,通过建立市、镇、村、社四级管理台账,确保全市农业机械底数清、人员明。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率稳定在90%以上。二是开展摸排核查。全面开展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摸排自查,发动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和网格员挨家挨户排查登记,收存机具照片,建立人机台账。对排查出的无牌运输机组逐台发放禁用通知书,对逾期未检机具发放催检通知书,不再使用的或已灭失的,督促机主及时进行注销。三是开展普法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排查人员利用走村入户的机会,及时宣传农机安全法规,引导农机手依法用机。

  联动配合,构建长效管理的安全线。农机部门在各镇(区、街道)设立集中检验点,把定期检验与农机免费发牌领证、免费检验、农机政策性保险、报废更新等惠民政策相结合,大力实施“亮尾工程”,严格检验标准,消除农机安全隐患。同公安交警建立丹阳市上道路拖拉机整治工作交流群,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公安交警部门强化运输用拖拉机道路执法检查,城区拖拉机禁行,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负责对车辆、驾驶证信息进行核查登记,严格执行省厅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各镇(区、街道)认真落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督促动员农机所有人及时办理检验、注销、保险等事项。

  强化执法,筑牢农机安全底线。推行农机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条件建设,全面启用农机安全执法终端和“行政执法”信息化模块。成立农机执法工作小组,以镇村农机网格员为依托,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开展重点排查宣传。深入开展“铁牛卫士护航三秋”执法行动,重点打击“两无一未”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组织执法检查32次,出动执法人员105人次,检查农机经营服务组织35家,检查农业机械114台,完成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10个。累计办结行政处罚案件31起,其中普通程序案件5件,罚款案件7件。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12/8/art_12652_110931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